免費獲取報價/水處理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及方法,屬于醫療廢水處理領域。該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沉降池、二級混凝池、微電解處理罐、生物降解反應罐、中和反應池、消毒罐、清水池,所述沉降池前設有攔污格柵,所述消毒罐內設有至少一組紫外燈,所述二級混凝池分為混凝室A和混凝室B,所述混凝室A上方設有加藥罐A,所述混凝室B上方設有加藥罐B,所述混凝室A和混凝室B之間采用擋板分隔,所述生物降解反應罐包括曝氣管、反應室及生物藥劑添加室,所述曝氣管連接有鼓風機。本發明對醫療廢水進行初級預處理、二級強化處理、三級凈化處理,得到達到國家標準可直接排放或循環再利用的清水,極大地提高了醫院廢水的處理效率。
權利要求書
1.一種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沉降池、二級混凝池、微電解處理罐、生物降解反應罐、中和反應池、消毒罐、清水池,所述沉降池前設有攔污格柵,所述消毒罐內設有至少一組紫外燈,所述二級混凝池分為混凝室A和混凝室B,所述混凝室A上方設有加藥罐A,所述混凝室B上方設有加藥罐B,所述混凝室A和混凝室B之間采用擋板分隔,所述生物降解反應罐包括曝氣管、反應室及生物藥劑添加室,所述曝氣管連接有鼓風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塔內設有至少一層吸附填料層,所述吸附塔設置于所述生物降解反應罐與消毒罐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塔內自上而下設有三層吸附填料層,上吸附填料層填裝活性炭沸石復合材料顆粒、中吸附填料層填裝腐殖酸粉煤灰漂珠復合材料顆粒、下吸附填料層填裝沸凹凸棒石活性炭纖維復合材料顆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過濾塔,所述過濾塔塔內設有至少一層濾膜層,所述過濾塔設置于所述吸附塔與消毒罐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塔內設有二層濾膜層,上濾膜層采用陶瓷超濾膜、下濾膜層采用中空纖維超濾膜。
6.一種利用權利要求5所述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處理醫院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將待處理的醫院廢水通過管道輸送入設有攔污格柵的沉降池,進行自然沉降;
2)然后通過提升泵A送入二級混凝池,廢水輸入混凝室A時打開加藥罐A閥門,加入混凝劑A進行絮凝處理,廢水流入混凝室B時打開加藥罐B閥門,加入混凝劑B進行絮凝處理;
3)將絮凝處理后的廢水輸送入微電解處理罐進行微電解處理,所述微電解處理罐內的微電解填料為鐵碳顆粒;再送入生物降解反應罐的反應室內,先利用曝氣管進行曝氣處理,再開啟生物藥劑添加室閥門將生物藥劑加到反應室內進行處理,之后送入中和反應池調節pH值至6.5-7.5;
4)通過提升泵B送入吸附塔,自上而下依次通過填裝活性炭沸石復合材料顆粒的上吸附填料層、填裝腐殖酸樹脂顆粒的中吸附填料層、填裝凹凸棒石活性炭纖維復合材料顆粒的下吸附填料層,然后通過提升泵C送入過濾塔,自上而下依次通過陶瓷超濾膜層、中空纖維超濾膜層進行過濾處理;
5)過濾處理后送入裝有紫外燈的消毒罐內進行消毒處理,之后注入清水池。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權利要求5所述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處理醫院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劑A為聚合氯化鐵、聚硅酸硫酸鐵、聚合硫酸鐵中的一種或多種的任意比混合;所述絮凝劑B為淀粉丙烯酰胺接技共聚物、纖維素丙烯酰胺接技共聚物、殼聚糖丙烯酰胺接技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任意比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權利要求5所述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處理醫院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藥劑為釀酒酵母粉、氧化還原酶粉、蛋白酶粉、水按重量比12:3:5:100配制而成的生物活性液。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權利要求5所述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處理醫院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沸石復合材料顆粒的制備方法是將活性炭與凹凸棒石分別粉碎后過40-80目篩,混合后的混合粉加入其重量10倍的0.1-1mol/L的鹽酸溶液中,靜置2-4h,抽濾,洗滌至中性,在400-500℃下后焙燒3-7h;所述腐殖酸粉煤灰漂珠復合材料顆粒的制備方法是腐殖酸粉、粉煤灰漂珠混合后的混合粉加入其重量10倍的0.1-1mol/L的鹽酸溶液中,靜置4-8h,抽濾,清水洗滌至中性,在400-500℃下后焙燒5-7h;所述凹凸棒石活性炭纖維復合材料顆粒的制備方法是將活性炭與凹凸棒石分別粉碎后過40-60目篩,混合后的混合粉加入其重量10倍的1-3mol/L的氫氧化鉀溶液中,靜置3-5h,抽濾,洗滌至中性,在400-500℃下后焙燒2-5h。
說明書
一種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廢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醫療機構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藥物、消毒劑、診斷用劑以及大量的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包括蛔蟲卵、肝炎病毒、結核菌等,根據國家相關法規固定,醫院需增設相應的醫療廢水處理裝置,使其排放的廢水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
醫院污水處理的原則是:分質分流,局部分隔治理,把污染就近消滅在污染源。主要處理方法為沉淀與消毒。我國常用的消毒劑為液氯,為了提高消毒效率及不產生二次污染多趨向采用臭氧化法消毒,消毒處理后均可達到排放標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常采用石灰消毒法及高溫堆肥法進行處理。但隨著醫院所用藥物種類大幅增多,醫療廢水中產生含大量復雜有機化合物,成分日益復雜,導致其處理難度越來越大,環境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從而導致了很多環境問題,其中水污染就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從而危害人類的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及利用該裝置進行醫院廢水凈化處理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沉降池、二級混凝池、微電解處理罐、生物降解反應罐、中和反應池、消毒罐、清水池,所述沉降池前設有攔污格柵,所述消毒罐內設有至少一組紫外燈,所述二級混凝池分為混凝室A和混凝室B,所述混凝室A上方設有加藥罐A,所述混凝室B上方設有加藥罐B,所述混凝室A和混凝室B之間采用擋板分隔,所述生物降解反應罐包括曝氣管、反應室及生物藥劑添加室,所述曝氣管連接有鼓風機。
進一步,所述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塔內設有至少一層吸附填料層,所述吸附塔設置于所述生物降解反應罐與消毒罐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吸附塔塔內自上而下設有三層吸附填料層,上吸附填料層填裝活性炭沸石復合材料顆粒、中吸附填料層填裝腐殖酸粉煤灰漂珠復合材料顆粒、下吸附填料層填裝沸凹凸棒石活性炭纖維復合材料顆粒。
進一步,所述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過濾塔,所述過濾塔塔內設有至少一層濾膜層,所述過濾塔設置于所述吸附塔與消毒罐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吸附塔塔內設有二層濾膜層,上濾膜層采用陶瓷超濾膜、下濾膜層采用中空纖維超濾膜。
本發明還提供了利用上述醫院廢水凈化處理裝置處理廢水的方法,包括:
1)將待處理的醫院廢水通過管道輸送入設有攔污格柵的沉降池,進行自然沉降;
2)然后通過提升泵A送入二級混凝池,廢水輸入混凝室A時打開加藥罐A閥門,加入混凝劑A進行絮凝處理,廢水流入混凝室B時打開加藥罐B閥門,加入混凝劑B進行絮凝處理;
3)將絮凝處理后的廢水輸送入微電解處理罐進行微電解處理,所述微電解處理罐內的微電解填料為鐵碳顆粒;再送入生物降解反應罐的反應室內,先利用曝氣管進行曝氣處理,再開啟生物藥劑添加室閥門將生物藥劑加到反應室內進行處理,之后送入中和反應池調節pH值至6.5-7.5;
4)通過提升泵B送入吸附塔,自上而下依次通過填裝活性炭沸石復合材料顆粒的上吸附填料層、填裝腐殖酸樹脂顆粒的中吸附填料層、填裝凹凸棒石活性炭纖維復合材料顆粒的下吸附填料層,然后通過提升泵C送入過濾塔,自上而下依次通過陶瓷超濾膜層、中空纖維超濾膜層進行過濾處理;
5)過濾處理后送入裝有紫外燈的消毒罐內進行消毒處理,之后注入清水池。
作為優選,所述絮凝劑A為聚合氯化鐵、聚硅酸硫酸鐵、聚合硫酸鐵中的一種或多種的任意比混合。
作為優選,所述絮凝劑B為淀粉丙烯酰胺接技共聚物、纖維素丙烯酰胺接技共聚物、殼聚糖丙烯酰胺接技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任意比混合。
作為優選,所述生物藥劑為釀酒酵母粉、氧化還原酶粉、蛋白酶粉、水按重量比12:3:5:100配制而成的生物活性液。
所述活性炭沸石復合材料顆粒的制備方法是將活性炭與凹凸棒石分別粉碎后過40-80目篩,混合后的混合粉加入其重量10倍的0.1-1mol/L的鹽酸溶液中,靜置2-4h,抽濾,洗滌至中性,在400-500℃下后焙燒3-7h。
所述腐殖酸粉煤灰漂珠復合材料顆粒的制備方法是腐殖酸粉、粉煤灰漂珠混合后的混合粉加入其重量10倍的0.1-1mol/L的鹽酸溶液中,靜置4-8h,抽濾,清水洗滌至中性,在400-500℃下后焙燒5-7h。
所述凹凸棒石活性炭纖維復合材料顆粒的制備方法是將活性炭與凹凸棒石分別粉碎后過40-60目篩,混合后的混合粉加入其重量10倍的1-3mol/L的氫氧化鉀溶液中,靜置3-5h,抽濾,洗滌至中性,在400-500℃下后焙燒2-5h。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本發明對醫療廢水先利用沉降池和二級混凝池初級預處理,再利用微電解處理罐、生物降解反應罐、中和反應池進行二級強化處理,再利用吸附塔、過濾塔、消毒罐進行三級凈化處理,得到達到國家標準可直接排放或循環再利用的清水,極大地提高了醫院廢水的處理效率。